2007年1月2日,星期二(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六版:调查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杭州吸引全国目光
本报记者 陈卓

  离开家乡来到城市,努力工作挣钱养家,如果遇到不公还要想办法维权……外来务工者在城市里立足生存实属不易。而作为“全力打造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生活品质之城”的杭州,没有让外来务工者失望,劳动保障部门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扎实工作,为外来务工者撑起一片充满关爱的天空。

  “一站式服务”:找工作省心又舒心
  “劳动力市场有‘一站式’的服务,让我们又省心又舒心!”进了杭州市外来劳动力服务中心,来自外省的民工小王就感到找工作“有盼头”了。
  从2006年开始,杭州市就开始免费发放“春风卡”,地点选在市外来劳动力服务中心、市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招聘会现场、车站码头等进城务工人员相对较为集中的场所,让他们及时获得进城求职技巧、务工知识和工作岗位信息,使他们增强自我维权意识。
  不少外来务工者还收到了免费的印有相关政策与求职注意事项的扑克牌。同时,“杭州市民守则”、“六不行为规范”、“公民道德规范”等文明礼仪基本要求被收进《杭州市外来人员求职指南》。而群体职业指导和一对一职业指导,则是为了帮助外来务工者了解杭州就业形势、求职面试技巧等。
  除了免费专场招聘会红红火火地开展外,开展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专场招聘会、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等特色招聘会,把招聘会开到了街道和乡镇,现场提供职业指导,开展劳动保障法律咨询,帮助务工者依法维权等实在的服务,也让越来越多的民工兄弟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暖了务工者的心
  “劳动合同签得比以前长了!”
  “津贴补贴的钱拿得多了!”
  “干起手上这活来比以前更有自信了!”
  到杭州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报销培训补贴的外来务工者,总爱说说培训后的好处。从2006年12月1日开始,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在杭就业期间,就可享受一次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了。
  据了解,目前这项培训补贴适用于在杭州市行政区域内城镇务工的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其中本省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应当是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一年以上的。他们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经费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分担。
  据杭州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来这里申报培训经费补贴的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大多有着很强的职业技能培训愿望,想着要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以前也愿意自己掏钱参加培训。有了补贴政策,少花甚至不花钱就能学到新本领,他们觉得心里头更加踏实了。据悉,他们选择参加钳工、车工、维修电工等的培训相对较多,不少补贴能抵冲培训费用的大头,有的如保健按摩师的培训费用上补贴刚刚好,一点也不会增加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的负担。
  目前杭州市有55家定点培训单位,敞开大门为他们服务。对这些培训单位也有相应的要求,要严格按照备案中明确的内容认真组织实施培训教学工作,不得随意缩减课时,降低培训要求。
  “有了补贴,真是实惠!”外来民工兄弟对在这个城市继续生活发展有了更大的信心。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撑腰:不再为讨工资奔波
  “这段时间,来追讨工资的建筑装饰企业的农民工少了嘛!”这是市信访局(“12345”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自去年11月开展追薪行动以来的切实感受。要知道,往年到了这个时候,来讨薪的民工很多,而且其中70%以上来自建筑装饰企业。
  为何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先来看一个细节。如今,在杭州,一进入建筑装饰企业项目部、办公场地,就能看见《劳动用工管理须知》醒目地挂在墙上。看似一个简单的举动,却可以让外来务工者知道,一旦自己的合法权益受侵害,该找谁投诉,如何维权。
  据了解,从前年6月杭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组建建筑企业专项监察组(现为监察二科)以来,通过对建筑装饰企业用工现状的大量摸底调查、以往建筑装饰企业监察检查数据的分析和梳理,探索出了一条全面规范建筑装饰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从源头上大幅减少建筑装饰企业欠薪和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长效管理之路。
  杭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常常送法上门,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举办普法培训班,让企业经营者知道在重视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要注意维护外来务工者的合法权益。
  “现在干活不怕拿不到工钱,也不怕不给休息时间了!”一位民工兄弟说起懂法律会维权的好处,满脸笑意。
  记者从杭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了解到,前不久就有一家企业因未按劳动法相关要求,让民工超时加班而被罚了4600元。前年6月至去年12月,杭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共查处建筑装饰企业举报投诉案件163件,涉及拖欠工资金额377.7万元;依法作出行政处罚97起,处罚款29.1万元,改变了以往对违法建筑装饰企业没有一起行政处罚的历史。

  养老医保新政:第二故乡的安全感
  对外来务工者来说的另一个大好消息是,从昨天开始实施的《杭州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和《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前者将原独立运作的农民工“低标准缴费低标准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等政策,整合到基本养老保障一个制度框架内。
  目前,杭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覆盖了农民工,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农民工的参保率普遍较低,为30%左右。为妥善解决农民工的参保问题,使农民工在杭务工期间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待遇,在综合考虑企业筹资负担和农民工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杭州市制定了适合农民工特点的“低筹资、保大病、保当期”保障办法。农民工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由用人单位按当月参加农民工医保的农民工工资总额为基数按月缴纳3%,农民工个人不缴费。
  农民工医保不设置个人账户,普通门诊不纳入保障范围,住院和规定病种门诊的保障待遇与职工医保基本一致。这样的政策设置,符合农民工的实际情况,体现了农民工的特点,降低了参保门槛,有利于减轻农民工的负担、扩大农民工的参保面,让他们在第二故乡越来越有安全感。